学前教育>正文

青农学子走进山东蔬菜研究所,探寻科技助农新路径

来源:中国教育晚报     作者:春惠     发布时间:2025-02-20     

  我是青岛农业大学巴瑟斯未来农业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一名学生,怀揣着对农业科技创新的热忱,参与了此次前往山东蔬菜研究所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这次意义非凡的实践中,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知识与感悟,真切领略到科技为农业发展注入的强大动力。

  启程:满怀期待,奔赴知识殿堂

  当得知学校组织前往山东蔬菜研究所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我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作为一名农业相关专业的学生,我深知蔬菜产业在农业领域的重要地位,也一直渴望深入了解前沿的农业科技成果。山东蔬菜研究所在业内久负盛名,其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实际生产,为推动蔬菜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出发那天,我和同学们满怀期待,心中满是对即将开启的学习之旅的憧憬。一路上,大家热烈讨论着即将见到的先进技术和研究成果,气氛十分活跃。我们都明白,这次实践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将为我们的专业学习和未来职业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

  学习:深度钻研,解锁科技密码

  抵达山东蔬菜研究所后,我们受到了研究所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在专业科研人员的带领下,我们首先参观了现代化的蔬菜种植大棚。一进入大棚,仿佛置身于一个绿色的科技王国。这里的蔬菜生长环境被精准调控,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参数都通过智能系统实时监测和自动调节。

  科研人员向我们介绍,他们运用了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对蔬菜生长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通过传感器收集的数据,系统能够根据蔬菜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精准地提供水分和养分,大大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同时也保证了蔬菜的品质和产量。我不禁感叹,原来农业生产不再是传统印象中“靠天吃饭”的模式,科技的力量让农业变得如此智能和高效。

  随后,我们来到了生物技术实验室。在这里,科研人员正在进行蔬菜品种选育和基因编辑方面的研究。他们通过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蔬菜品种,大大缩短了育种周期。同时,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为解决蔬菜生产中的病虫害问题和品质提升提供了新的途径。我有幸近距离观察了基因编辑实验的操作过程,深刻感受到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巨大潜力。

  在学习过程中,我还了解到山东蔬菜研究所与众多蔬菜种植基地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科研人员会定期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他们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传授给农民,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真正实现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交流:思维碰撞,收获满满启发

  在实践期间,我们还与研究所的科研人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座谈。科研人员分享了他们的科研经历和心得体会,鼓励我们在学习和科研中要勇于创新、敢于探索。他们强调,农业科技的发展离不开跨学科的合作,需要我们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泛的知识面。

  我向科研人员请教了关于如何将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产的问题,他们耐心地为我解答,并建议我多参加实践活动,积累实践经验。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不仅拓宽了视野,也明确了自己在专业学习上的努力方向。我意识到,作为一名农业相关专业的学生,我们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关注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感悟:坚定信念,勇担时代使命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虽然短暂,但对我来说却是一次意义深远的学习之旅。通过在山东蔬菜研究所的学习和实践,我深刻认识到科技助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科技的发展为农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为我们这些农业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回到学校后,我将把这次实践中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运用到学习中去,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我也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科技助农的实践中去,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牢记“学农爱农,强农兴农”的使命,以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信念。我相信,只要我们广大农业学子共同努力,科技助农的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我国的农业事业也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供稿:张瑞晞)

头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