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研学>正文

历史铸就安全意识,责任代代相传——山东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安国兴教,育德强国”队伍在贵州省遵义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来源:中国教育晚报     作者:儒轩     发布时间:2025-02-15     

  为深入学习党的历史,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正值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安国兴教,育德强国”队伍走进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遵义市,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国家安全专项活动。本次活动围绕遵义会议会址、红军总政治部旧址、陈云、秦邦宪、邓小平会议期间住址等历史遗址展开,通过参观、学习和讨论,进一步加深了队员们对国家安全的深刻理解,尤其是历史中的经验与教训对于今天的警示作用。

  遵义会议会址:历史的转折,安全的警醒

  遵义会议会址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的红花岗区,这里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党和军队发展的关键时刻。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这次会议不仅纠正了党内的错误路线,也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站在遵义会议会址,面对那一间简陋却充满历史厚重感的会议室,每一位队员都深刻感受到那时中国共产党在内忧外患中如何坚守理想、应对挑战。在这个红色革命的圣地,我们不禁回望那段峥嵘岁月,感悟到国家安全意识的形成是多么的重要。正如当时的党组织通过严格自我纠错与理论创新,最终赢得了胜利,今天的我们同样需要坚定理想信念,警惕外部威胁与内部分裂,持续巩固国家的安全与稳定。

  同时在博物馆内,我们见到了当年会议期间的通讯真迹及历史旧物,了解到遵义会议作为转折点的重大意义,同时明白了红军反围剿的厉害之处。

  红军总政治部旧址:历史使命,安全担当

  位于遵义市区的红军总政治部旧址是红军革命历史的重要见证,曾是指挥和服务红军的重要机构之一。这里不仅承担着信息战、宣传工作,还涉及到革命军队的政治建设和士兵的思想教育。红军总政治部的建立,使得红军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能够保持强大的战斗力和革命精神,而这种精神至今依然启迪着我们。

  面对《红星》报编辑室、政治保卫局、最高军事裁判所、破坏部、宣传部及秘书处,队员们明白了今天的国家安全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防御,它还包括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等多重领域,而这种全方位的安全观,恰恰是在如红军总政治部这样历经风雨、为理想和安全而战的历史背景中孕育而生。

众多历史伟人会议期间住址启示:历史与现实的深刻联系

  除了遵义会议会址和红军总政治部旧址,我们还参观了陈云、秦邦宪、邓小平会议期间住址。在这里看着简陋的住所,我们了解了众多革命前辈为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所付出的艰辛努力。这些遗址都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为守卫国家安全、推动社会进步、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坚定决心。

  通过这次活动,队员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国家安全不仅仅是军事防御的保障,更是全社会共同努力的成果。从遵义会议到红军总政治部的历史遗址,每一块碑铭、每一寸土地都镌刻着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我们不仅要牢记历史,更要从中汲取力量,时刻保持警觉,增强国家安全意识,筑牢民族复兴的根基。国家安全,是每一位公民的责任,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基石。让我们以革命先辈为榜样,牢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积极参与国家安全建设,为建设更加繁荣、强大的中国贡献力量!

  图|“安国兴教,育德强国”队伍

  文|王欣烨

头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