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机遇与挑战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机遇与挑战原标题: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机遇与挑战

导读:

新能源产业投资进入下半场,万亿级市场还有哪些机遇?谢邀。近年来,新能源产业确实很火,但题主不应将新能源产业限定于新能源汽车。诚然,新能源汽车是近几年比较火的,国家为了改善和推进...

新能源产业投资进入下半场,万亿级市场还有哪些机遇?

谢邀。近年来,新能源产业确实很火,但题主不应将新能源产业限定于新能源汽车。诚然,新能源汽车是近几年比较火的,国家为了改善和推进环境治理,缓解不可再生资源压力,政策持续向新能源开发倾斜。新能源汽车应运而生,随着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巴士的投放使用,其配套设施,如充电设施、停放设施、管理措施等的逐步建立,新能源汽车板块非常活跃。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新能源汽车整车设计生产企业、零部件生产、加工企业,尤其是锂电行业比较有前景和市场。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机遇与挑战

其实新能源产业不仅仅局限于新能源汽车,我们的燃气行业、风能发电、水利发电、可燃冰、光伏发电等都属于新能源行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它们的前景也是比较可观的,而且可再生、环保,与我们国家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和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相契合。大家都知道我国股市是政策市,有兴趣投资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国家扶持政策力度、行业优势及市场认可度。我认为新能源产业还是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的。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机遇与挑战


喜欢的朋友请点个赞,并关注我,我们可一起探讨新能源发展前景。

新能源市场接力传统汽车行业 新时代注定迎来全面的机遇

2017年汽车行业的重大事件,无疑是目前市场所关注的新能源汽车,随着欧洲一些国家纷纷制定禁售燃油车时间表,中国对此也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中国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泰达论坛上表示,中国已启动相关研究,将制定我国传统能源汽车退出的时间表,也就表明了未来的汽车行业将会偏向于新能源一块,而不是传统的汽油车,首先大家要知道新能源汽车所带来的好处,能够优化环境,并且中国是进口原油的大国,取缔汽油车节约成本是一定的,但是新能源汽车所面临的问题也比较多,当然解决这些问题的,就是万亿级市场的机遇!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机遇与挑战

首先破冰认为,电池技术的制约以及配套充电设施的不完善是限制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纯电动汽车续航都在100到200公里左右,对于部分宣称续航可达到300到400公里的纯电动车很多消费者依旧抱怨续航里程不足,新能源汽车的配套设施电池技术以及充电桩是未来的热点产业,这里可以考虑介入,这里大众关心的几个问题:充电的速度,以及充电桩的建设安全性!

其次,我国电能的来源超过70%都是通过煤电,也就是不清洁的方式获得,所以从这点来看,目前的电动车耗电还是间接通过高污染换取的,所以它代表不了清洁,如果能够解决目前的电能问题,那么也将会是未来发展的重要环节,当然,这是必须要解决存在的问题,只要中国继续向前发展,那么这些问题就是未来的企业机遇,同时,这一些问题一定会有解决的办法!

中国开启新能源时代,无论是国内外都在盯着这一块大蛋糕,因为虽然中国汽车保有量不是居前的,但是,汽车消费目前在逐渐增加,汽车市场也在蓬勃发展,解决新能源汽车的诸多问题,将会是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举一些例子,也就是未来万亿级市场的机遇,比如解决充电的速度,当然时间越短越好,充电桩的智能化,安全性,还有电动车的配件设施等等,都是未来炙手可热的产品,上一个时代是汽油车的天下,改朝换代,未来已经基本定性为电动车的时代,那么,机遇都是在新时代中诞生,去发觉市场需求,客户的关注点,将会是未来的重大商机!

首先出门少,新能源产业在别的地方发展怎么样不知道,至少在我们这远远没有达到下半场的进度,只是刚刚开始,马路上看到的电动汽车根本看不到几辆,光伏和风力发电也是刚刚起步。不过新能源产业是大始所趋,未来几年必然是快速发展,相关的维护,保养,维修,充电等相关产业也会相应的发展起来,让我们拭目以待。

谢谢邀请,近几年社会各路资本争相进入新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行业更是受到资本的倾眯,近万亿资金进入新能源汽车整车行业,新能源汽车的火爆,必然会带动新能源汽车关键部分电池的发展,续航里程和充电速度是衡量一款新能源汽车的关键参数,所以在大家都在争先恐后的进入新能源汽车整车行业的时候,不妨另辟蹊径进入电池行业,或许是一更好的机会!

新能源发电在未来会有怎样的机遇?

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等。此外,还有氢能等。

太阳能发电主要分为光发电和热发电。

太阳太阳能光发电,太阳能光发电是指无需通过热过程直接将光能转变为电能的发电方式。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能级半导体电子器件有效地吸收太阳光辐射能,并使之转变成电能的直接发电方式,是当今太阳光发电的主流。在光化学发电中有电化学光伏电池、光电解电池和光催化电池,目前得到实际应用的是光伏电池。

太阳能热发电,通过水或其他工质和装置将太阳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发电方式,称为太阳能热发电。先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再将热能转化成电能,它有两种转化方式:一种是将太阳热能直接转化成电能,如半导体或金属材料的温差发电,真空器件中的热电子和热电离子发电,碱金属热电转换,以及磁流体发电等;另一种方式是将太阳热能通过热机(如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与常规热力发电类似,只不过是其热能不是来自燃料,而是来自太阳能。

除了上述两种传统的太阳能热发电方式以外,太阳能烟囱发电、太阳池发电等新领域的研究也有进展。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机遇与挑战

生物质能资源是可用于转化为能源的有机资源,主要包括薪柴、农作物秸秆、人畜粪便、食品制造工业废料和废水及有机垃圾等。利用生物质能发电的最有效的途径是将其转化为可驱动发电机的能量形式,如燃气、燃油及酒精等,然后再按照通用的发电技术发电。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机遇与挑战

风力发电是指把风的动能转为电能,对于风能,大家就都很熟悉了吧,但是人们感兴趣的是如何利用风来发电。利用风力发电非常环保,且风能蕴量巨大,因此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机遇与挑战

地热发电是把地下热能转换成为机械能,然后再把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生产过程。根据地热能的储存形式,地热能可分为蒸汽型、热水型、干热岩型、地压型和岩浆型五大类。从地热能的开发和能量转换的角度来说,上述五类地热资源都可以用来发电,但目前开发利用得较多的是蒸汽型及热水型两类资源。我国的羊八井就属于地热发电的哦。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机遇与挑战

海洋能主要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海水温差能和海水盐差能等。潮汐能是指海水涨潮和落潮形成的水的动能和势能;波浪能是指海洋表面波浪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海流能(潮流能)是指海水流动的动能,主要指海底水道和海峡中较为稳定的水流,以及由于潮汐导致的有规律的海水水流;海水温差能指海洋表面海水和深层海水之间的温差所产生的热能;海水盐差能是指海水和淡水之间或者两种含盐浓度不同的海水之间的电位差。但是这种发电方式开发难度较大,技术攻关力度也很大。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机遇与挑战

氢能发电,指利用氢气和氧气燃烧,组成氢氧发电机组。这种机组是火箭型内燃发结构动机配以发电机,它不需要复杂的蒸汽锅炉系统,因此简单,维修方便,启动迅速,要开即开,欲停即停。最早,这种发电装置很小,造价很高,主要用于宇航作电源。现在已大幅度降价,逐步转向地面应用。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机遇与挑战

目前来看,新能源还是只能作为化石能源的补充,但化石能源总有枯竭的一天,而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确是不会消失的,所以新能源的前景还是美好的,不过现在新能源利用效率不高,而且稳定性不够,所以出现弃风限电的现象,短时间内并不乐观。

新能源+储能爆发,短期热点还是长期机遇?

【常长亭陪你夜读】:数据会说话。大增逾2倍!

【市场有一种可笑而幼稚的观点:一瓶酒精+水勾当的产品,大涨10倍20倍不唱空提示风险,他们居然反复诱惑市场这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增长洼地,而这瓶酒精+水勾兑的销量及业绩下跌视而不见】

【大家看看真正的消费洼地】[呲牙][玫瑰]上半年全国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110.3万辆 同比增长2.34倍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新注册登记汽车1414万辆,同比增加372.5万辆,增长35.8%;与2019年同期比,增加172.4万辆,增长13.9%。其中,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110.3万辆,同比增加77.4万辆,增长2.34倍;与2019年同期比,增加47.3万辆,增长74.9%,创历史新高。

新汽车电动化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对于动力电池的需求持续增长,国内动力锂电池产业链将整体收益。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动力电池的市场需求也保持增长的状态。

动力锂电池迎来扩产周期,各大锂电厂商争相扩产,投资规模超千亿元。根据高工锂电不完全统计数据,2020年动力电池投扩项目26起,总金额超1370亿元,扩产规模超400GWh。

目前各国政策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锂电上下游企业扩产计划密集发布,多家新能源7月交付量续创新高,由此带动锂电池设备订单全面超预期。

从政策上面看,7月30日,中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明确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另有《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今年5月,欧盟还提出了绿色经济复苏计划,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鼓励政策。欧洲德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还延长或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的补贴额度与补贴范围。

从产业面上看,全球的主流电池企业包括LG化学,三星SDI,SK创新,松下,宁德时代,比亚迪,NorthvoIt,这七家龙头厂商规划未来3年扩产1008GWh,东吴证券分析师表示,2020年海外二次疫情导致海外电池厂扩产进展停滞,但扩产计划不会取消,2021年海外电池厂扩产将明显提速,全球动力电池进去新的产能周期。

现在动力电池产能集中在中国,虽然海外锂电设备公司起步相对较早,目前国内头部企业已实现技术方面的追赶与海外客户的开扩,有望充分受益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高景气浪潮。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机遇与挑战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机遇与挑战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机遇与挑战

储能技术主要分为电储能、氢储能以及热储能

根据国家能源局的定义,储能是指通过解释或设备将能量存储起来,在需要时再释放的过程。根据能源存储形式的不同,储能又可以分为电储能、氢储能以及热储能,目前主要为电储能。而电储能又可以分为电化学储能和机械储能,其中电化学储能主要为我们熟悉的电池储能,包括锂电池、铅蓄电池、钠硫电池等。而机械能储能主要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机遇与挑战

2021年中国储能市场累计装机规模达到43.44GW

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发布的《2022储能产业应用研究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新增储能装机为7397.9MW,累计装机已经达到43.44GW。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机遇与挑战

2021年抽水储能在中国储能市场中累计装机规模占比超86%

在电力储能中,抽水蓄能是较为传统的储能方式,而电化学储能等属于新型储能方式。从2021年中国储能市场结构看,抽水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到37.57GW,占比超86%,而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到5.12GW,占比达到11.8%。在电化学储能中,锂离子电池占比达到91%。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机遇与挑战

2021年中国新型储能市场累计装机容量超过5700MW

根据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以及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不完全统计,2021年中国新型储能市场累计装机规模达到5729.7MW,较2020年增长74.5%。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机遇与挑战

2021年中国新增储能装机项目中抽水蓄能仍占多数

2021年中国新增储能装机量为7397.9MW,其中抽水蓄能项目装机规模为5262.0MW,占比为71.1%,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为1844.6MW,占比为24.9%。在2021年中国电化学储能新增项目中,锂离子电池储能技术装机规模为1830.9MW,占比为99.3%。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机遇与挑战

综上所述,近年来,中国储能行业高速发展,2021年新增装机规模达到7.4GW,累计达到43.44GW。抽水蓄能是主要的储能形式,2021年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占比达到11.8%,其中锂离子电池占绝大多数。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储能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16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