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满落幕!2025 研学产业生态大会以“融合·赋能·共生”铸就产业新价值——会议倡议设立“中国研学日”
来源:中国教育晚报 作者:嘉锰 发布时间:2025-05-26
▲大会全体参会人员合影留念
5月24日至26日,江西景德镇·高岭中国村迎来了一场研学产业的盛会--2025研学产业生态大会暨第八届研学头条命运共同体高峰论坛。历经多日思想碰撞与深度交流,大会圆满落下帷幕。此次大会由研学头条、高岭·中国村、营趣未来(广东)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主办;黄山徽州行阅研学旅行教育有限公司、景德镇开门子文旅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江西教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承办。
▲大会现场
本次大会以“融合·赋能·共生--构建研学产业协同发展新生态”为主题,精准把握行业脉搏,直击发展痛点。通过主旨演讲、项目发布、工作坊研讨、沉浸式体验等丰富多元的形式,为研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全新动能。大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研学机构、营地、教育信息化企业、旅行社与乡村文旅机构等 300 位精英代表,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创新方式,共同探寻研学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开幕式现场,孙芳真博士致辞
开幕式上,研学头条联合创始人孙芳真博士发表热情洋溢的致辞,热烈欢迎各位嘉宾,阐述本次大会的重要意义与深远影响,点燃全场气氛。随后,孙芳真博士带领全体参会人员宣读研学人宣言,铿锵誓言传递出研学人的使命与担当,凝聚起行业发展的强大力量,为大会奠定坚实精神基调。
▲宣读研学人宣言
签约环节同样备受关注。孙芳真博士代表研学头条,与开门子景区运营公司汪华栋郑重签约,为研学头条与高岭中国村的“教育 + 文旅 + 乡村”产学研用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研学头条和高岭中国村签约现场
紧接着,孙芳真博士与安徽蓝睿联合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创始人冷奇代表双方公司签约,以“融合赋能共生”为目标,推动研学与旅游产业深度联动,开启产业合作新篇章。
▲研学头条和安徽蓝睿联合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签约现场
项目发布:创新动能引领产业融合
在大会发布环节,三大核心项目正式亮相,为研学产业注入创新活力,推动产业与其他领域深度融合。
首届全国民宿 + 研学发展大会
中国十大营销策划专家、中国民宿发展智库联盟主席、中国隐墅集团董事长马勇伟代表发布了首届全国民宿 + 研学发展大会。民宿与研学的跨界结合,将研学融入民宿场景,实现了教育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为研学产业开辟了全新赛道。
▲首届全国民宿 + 研学发展大会现场
首届研学日暨研学产业发展博览会
大会倡议将每年11月30日设立为“中国研学日”,以纪念2016年同日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的历史性时刻。
研学头条创始人孙芳真表示:“‘中国研学日’将成为全国研学人的共同节日,既是对政策初心的致敬,更是对行业未来的期许。”2025年将同步开展“五大行动”,包括发布《中国研学产业十年发展报告》、举办全产业链博览会、组织城乡共振对话会、政校行企闭门会、全球创新峰会,全面推动行业规范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
▲首届研学日暨研学产业发展博览会现场
高岭中国村研学项目发布
身处高岭中国村这片研学热土,迎来了高岭中国村研学项目发布。由高岭中国村旅游推介官余豪介绍,该项目依托景德镇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蕴和高岭中国村的丰富资源,以陶瓷文化为核心,打造独具特色的研学体验,让参与者在感受千年瓷都魅力的同时,收获知识与成长。
▲高岭中国村研学项目
行业大咖分享:深度见解启迪新思路在随后的分享环节,众多行业大咖纷纷登台,带来了极具深度和前瞻性的见解。从政策解读到课程设计,从安全保障到市场拓展,多位行业领军人物的精彩演讲尤为引人注目。众多专家围绕
AI 赋能、美育研学、爆款产品打造等主题,从不同视角解读,为参会者打开了新思路,带来了一场场知识盛宴。
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秘书长、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产教融合课程改革项目主持人、研学实践课程建设联盟发起人张振笋以“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研学实践逻辑”为主题,深入剖析了研学实践在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的逻辑、现状、困境及发展方向等,强调了课程的重要性。
▲张振笋分享
衢州市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学校校长、实践教育指导中心主任;浙江省教育学会研学实践教育分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综合实践与劳动教育基地(营地)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苏建宏则聚焦“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下的研学发展方向”,结合政策解读、实践案例、课程体系等多个方面,为研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
▲苏建宏分享
上海蓝镇旅游文化集团创始合伙人执行总裁、上海蓝镇设计副院长、安徽蓝睿联合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创始人冷奇则聚焦 “乡村振兴研学IP打造”,通过理论阐述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展示了乡村振兴研学IP的打造过程及其商业价值,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与启示。
▲冷奇分享
广东省读行实践教育研究院院长、深圳卓信实践教育集团副总经理付志斌分享“研学营地如何做好在地化发展--标准化赋能与行业共享”,探讨了研学营地如何通过标准化赋能与行业共享实现在地化发展。
▲付志斌分享
北京中凯国际研学旅行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任军涛分享“研学企业如何为学校提供差异化的课程设计”,从企业角度出发,探讨了如何满足学校多样化的课程需求,提供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研学课程。
▲任军涛分享
华南师范大学研学旅行与休闲教育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山大学旅游管理专业(MTA)兼职硕士生导师、营趣未来联合创始人陈琛分享“研学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为研学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陈琛分享
凡朴生活圈、凡朴研学联合创始人;文旅教育头部博主刘燕分享“研学实践与乡村振兴项目融合”,介绍了在研学实践与乡村振兴项目融合方面的探索与成就,为其他乡村项目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与模式。
▲刘燕分享
研学头条联合创始人、营趣未来创始人胡磊分享“打破产业链孤岛,构建研学生态圈”,强调了研学行业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提出了构建研学生态圈的理念和方法,呼吁行业各方加强合作,共同推动研学产业的协同发展。
▲胡磊分享
光链接社群发起人、儿童艺术研学联盟主理人、博鳌文创院亲子研学专委会主任丁丁(丁泽欣)分享“如何借助美育研学赋能文旅产业”,阐述了美育研学在文旅产业中的独特价值和作用,展示了联盟在研学产业中的专业性和深度。
▲丁丁(丁泽欣)分享
苏州畅悦文旅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旅游景区协会专家委员会智库专家、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管理学会乡村建设专委会委员萧去疾从“全域研学背景下产业协同发展”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在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研学产业如何与其他产业协同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萧去疾分享
创新环节:青年力量闪耀舞台晚间,“研学 XIN 青年”环节成为大会焦点。年轻学者与行业新锐围绕“研学行业的圈子文化”“研学路上那些崩溃与真香”“研学人的福报:改方案,背黑锅,做慈善”等话题展开吐槽,精彩程度堪比脱口秀。
▲研学XIN青年环节
这一创新环节旨在激励和支持青年教育工作者在研学实践教育领域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成为推动该领域发展的生力军。通过搭建这样的平台,让青年声音得到倾听,青年创意得到展示,为研学产业的未来发展储备人才力量。
四大工作坊并行,深度探讨实践路径
25日下午,大会开设四个特色工作坊,参会者可按需选择参与。
乡村研学让教育回归自然:参会者乘观光车抵达浮梁茶海,在茶礼仪课上体悟传统美德;在陶艺基地释放创意制成彩陶花;在大唐茶市演绎街区感受茶文化魅力。此次工作坊以多元活动促进教育与自然融合,启示教育应回归自然。
▲现场图
红色文化研学的传承与发展:参会者分享红色文化研学经验和做法,探讨红色文化资源挖掘利用,思考如何借研学传承红色基因、培育学生家国情怀,为未来发展提供新思路。
▲现场图
农业+研学:乡村振兴的流量密码,如何让乡土课堂变身经济新引擎:聚焦乡村青年的小马扎论展开,参会者围绕“从农田到研学营:乡村三产融合的破局之道”展开思维碰撞,认识到农研结合可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现场分享“农事体验+自然教育”“民宿转型研学基地”等案例,为乡村研学产业发展筑牢根基,指明方向。
▲乡村青年的小马扎论现场
研学企业如何做好新媒体运营:围绕研学企业短视频运营展开,涵盖关键认知、误区、工作内容、关键要素等,深入剖析账号定位、内容生产、素材搭建、剪辑风格、店铺运营及账号矩阵等环节,结合案例提供实操指南,参会者收获满满。
▲现场图
实地考察:深挖资源推动成果转化
5月26日,与会代表分赴南昌、景德镇考察。南昌线聚焦海昏侯国遗址考古研学资源,景德镇线通过瑶里古镇制陶体验、浮梁航空科技探秘等活动,生动展现“文化+科技+教育”的融合潜力。
本次大会通过理念碰撞、资源对接与项目落地,为研学产业生态化、规范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与会者纷纷表示,将以“中国研学日”设立为契机,以更饱满的热情投身研学实践,共同推动产业迈向协同发展新征程,为教育强国、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