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异识鱼:开启智能网箱养殖新纪元
来源:中国教育晚报 作者:彦禾 发布时间:2025-04-18
近日,江苏海洋大学科研团队成功研发出一套基于人工智能与声呐技术的鱼群网箱养殖专家系统——“观异认鱼”。该系统通过实时监测鱼群行为、智能诊断病害风险,显著提升了养殖效率与安全性,为我国智慧渔业发展提供了创新性解决方案。
“作为现在全球最大的水产品生产国,几十年前却面临着“吃鱼难”的窘境。”江苏海洋大学海洋技术与测绘学院研究生孙鹏麒意识到,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蛋白质的需求日益增加,鱼类作为优质蛋白源。他意识到,水产养殖的重要性。
然而,传统的鱼类养殖监测方法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鱼群健康管理的效果,并增加了养殖的风险。许多养殖户只能依靠自己的经验和常规治疗方法来应对鱼群中的健康问题,这些传统的治疗方案缺乏针对性,并且可能无法有效应对新型疾病的挑战。
为解决这一难题,孙鹏麒带领团队于2023年9月启动了“慧眼识珠”项目,经过两年多的艰苦研发,终于成功问世。团队通过一系列严谨的实验,包括水下机器人测试、机器人搭载声呐测试以及声呐鱼群监测等,积累了大量一手数据。在此基础上,团队深入渔区,与渔民深入交流,汲取资深经验,不断改进设备。经过反复打磨,团队创新了全向声呐和识别追踪算法,自主研发了鱼群实时监测系统和多拟态鱼病专家检测系统。
“慧眼识珠”系统能够实时检测深远海网箱中鱼群的行为与运动轨迹,精准捕捉鱼群行为上的异常。一旦监测到病鱼或死鱼,系统会立即发出预警,并自动评估鱼病的传播风险,及时向渔民推送预警信息。渔民可根据预警信息迅速采取措施,如调整水质、清理死鱼、隔离病鱼等,有效降低鱼病蔓延风险,保障网箱养殖的健康与安全。人民不仅不用担心”吃鱼难“,而且可以”吃好鱼“。
2024年9月,团队与桂山镇养殖户达成合作,发现养殖鱼游速降至0.2-0.4m/s(正常为0.5m/s),个体侧翻、螺旋式游动或撞击网箱,出现靠近网箱边缘或水面静止不动的现象,给出泼洒硫代硫酸钠(5kg/亩)降解氨氮等建议,提高养殖鱼存活率35%。为养殖户韦有吉避免经济损失约10万。
从几十年前“吃鱼难”的窘境,到如今成为全球最大的水产品生产国,我国渔业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由来自测绘工程、海洋科学、水产等多个专业的本硕优秀学生组成的团队研发的“慧眼识珠”鱼病专家检测系统,集成多项前沿技术,为网箱养殖带来了全新的解决方案,有望开启智能网箱养殖的新纪元。
团队负责人孙鹏麒说:“在这个充满变革与机遇的新时代,让我们携手共进,让’吃鱼难‘成为历史,让’吃好鱼‘成为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