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资讯>正文

高端引领论学术,精准推进话铸魂——广东省“铸魂工程”孙丽红课题组参加2022年专项课题推进研讨活动分享展示

来源:中国教育晚报     作者:王艳     发布时间:2022-07-08     

荔熟蝉鸣时节,岭南教育人在美丽的东莞长安共聚一堂话“铸魂”。为贯彻落实《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广东省三科统编教材“铸魂工程”专项课题研究工作的通知》,深化广东省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三科课堂教学改革,精准提升教师教研能力水平,2022年7月6日—8日,广东省三科统编教材“铸魂工程”专项课题推进研讨活动在美丽的东莞市长安镇隆重举行。“新时代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了线上学习,主持人孙丽红老师很荣幸作为受邀课题组代表在大会上分享了课题研究推进情况,引发与会老师的思考与共鸣,得到专家和与会者的指导与鼓励。她同时表达了对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各级领导、专家对“铸魂工程”课题团队关心的感谢。

图1:现场参会代表合影

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东莞市长安镇承办的本次活动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采取线上直播、线下活动形式进行。活动内容丰富,紧密围绕“铸魂工程”,有领导致辞、9个专项课题研究情况交流分享及专家点评、3个录像课例及专家点评、3个专题讲座、跨学科教育实地考察调研、下阶段工作任务部署等,是一场彰显新时代岭南教育特色的求真务实的学术盛宴。广东省“铸魂工程”孙丽红课题组全体成员在学习过程中即时交流研讨,收获颇丰,深受鼓舞。

傅湘龙院长的讲话既从国家建设的高度强调了“铸魂工程”的重要意义,又从教育人的角度鼓励大家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希望参与240项课题研究的老师们提高认识,准确把握“铸魂工程”的目标定位和内涵要求,提升研究实施的针对性科学性。

图2 :傅湘龙院长做开幕致辞

6日下午,课题组主持人孙丽红老师代表课题组在大会作了题为《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分享发言。她认为“铸魂工程”境界宽广博大,其高远深阔的视野为我们的研究打开了新空间,同时引领我们于精微处思考课堂教学诸多问题。她的发言从课题研究的现状与目标、研究与推进、梳理与反思等三个方面展开,针对当下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培根铸魂”的高质量要求与课堂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的对“培根铸魂”流于肤浅的理解与较为随意的渗透相矛盾的现状,提出立足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改进的初步策略。孙老师介绍课题组目前完成了教师问卷调查及初步分析、学生问卷调查及初步分析、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研究实验量表(初稿)、配套使用附表18个学习任务群课堂教学评价量表(初稿)及要点和课堂教学案例研究等工作,随后重点分享了课题研究的难点也是最关键的量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研究实验量表的设计思考,解释了量表的第一个评价指标是“教学设计”的意图,把“立德树人”作为其中的一个二级指标,尝试将“新时代”“培根铸魂”等元素落实到“求真”“向善”“至美”中,加强核心素养与培根铸魂的融合,同时增强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操性,力求解决前述“流于肤浅的理解与较为随意的渗透的现状”。提出蕴含开放、包容、平等、善意理念的“2+2式”品课评价方式,期待营造知无不言、与人为善、言之有物的评价氛围,让评价者和被评价者都更加关注课堂教学水平的进步而不是评价结果。

图3:课题组主持人孙丽红老师作为课题组代表发言

给三科老师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孙老师以统编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五单元第10课为例展示的让“立德树人”意识在课堂教学及评价中精准落地的案例。面对《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这样深奥的政论文,不少课堂把教学重点放在演讲的方法、议论方法上,忽略或矮化了经典文本的思想价值。在课题组开展的磨课活动中,孙老师谈到,我们就是要通过经典作品触摸伟人思想,讲出马克思思想的深刻性和前瞻性,展现马克思主义的永恒魅力及其至今仍指导着中国革命的现实意义。她主张从文本语言出发,从文本的精微处去发现问题,在课堂生成中春风化雨地把人类文明的精华植入学生脑海,润泽学生灵魂。总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要拿出精品课,必须在精微之处下功夫;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要有建设性,也必须在精微之处下功夫。”

最后,孙老师分享了课题组下阶段推进思考,继续完善评价量表、推敲评价内容、提高评价素养、打磨精品课例。以学生精神成长为教育永恒目标,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帮助教师达至教育自觉,进而达到人生的自觉。在结束语中,孙老师动情地说:“‘致广大而致精微’是我们课题组全体老师的不懈追求,目前我们还没有做到。但我们将不断提升认识水平,扎根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这片迷人的沃土中,努力求精探微。正所谓‘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图4:孙丽红老师在发言中

大会上孙老师提出教学及评价应坚持“贴近课标”“贴近文本”“贴近学生”的三个“贴近”原则的观点,其中“贴近文本”是基础与前提。东莞市初中语文教研员刘巍老师在评课中进行引用,得到与会者高度认同。值得关注的是,孙老师的课题组合作学校有澳门濠江中学,穗澳两地语文课堂教学的交流开阔了彼此的教学视野,同时也加强了“大湾区”文化教育交流。例如“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评价量表的制定,特别安排了广州郭子健老师和澳门陈奇川老师分别设计,两地设计中表现出的共鸣与特色带来思考:对中华传统文化“根”的认同是澳门融入祖国的深层文化原因,同时澳门语文教学关注传统文化对现实的观照与运用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交流、碰撞、互相借鉴正是课题研究实用及推广价值的体现。

图5:东莞市初中语文教研员刘巍的精彩评课

做中学,学后再做。课题组全体老师通过共同制定评价量表,站在评价者的层面研究课标和教材,研究课堂教学,这个过程就是思考运用、深度学习、内化理念的过程。孙丽红老师的这次课题研究工作回顾与展望,进一步提高了老师们对广东省“铸魂工程”工作的认识,进一步理清了研究的思路,更坚定了继续潜心研究的决心。

课题研究离不开专家的高端引领。本课题组指导专家有桑志军、吴晓军、赖曼珍三位教授,他们在课题研究初期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吴晓军老师提出的加强对高中语文课程标准18个任务群课堂教学评价量表研制的建议至今仍是课题组全体老师努力的方向。在大会上,吴晓军老师又作为点评专家再次对课题下阶段发展提出了殷切的期望。

图6:吴晓军教授点评孙丽红老师的课题研究汇报

首先,吴晓军老师围绕“三个亮点”“一个体会”“两点建议”针对课题研究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她首先肯定了孙老师课题的选题——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背景下的课堂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策略及方法的研究很有价值,认为这个课题的选题抓住了课程改革的热点,从精深的角度去进行教学评价研究,强调立德树人教师先要“立己”,尝试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难点进行和突破口。第二个亮点是有较高的立足点,首先是定位,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课程标准、新时代铸魂育人的高度。比如评价量表明确引入铸魂育人的意识,教学内容的设置等,贴近学生,关注整合性的学习,实践性的学习,自主性主动性的学习,关键理念抓得非常准确。第三个亮点是突出了实践性实证性的特点,是做真课题。孙老师的团队致力于运用评价的方式去撬动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做中学、学中做,在评中去研究,以评促研,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以评促发展,研究跟实际的教学工作、教研员的评课观课、团队的相互评价紧密的结合,真正的落到最需要的地方,最实际的地方去做评价,是真正在做课题,搞科研。接着吴老师谈了一个体会,就是做一个有态度的研究者。吴教授认为,教师对铸魂育人理念的理解程度直接关系到落实程度,孙老师的课题研究强调在课堂教学和评价中落实铸魂育人,不遗余力地在团队中宣传这种理念,逐渐形成辐射影响,可谓身体力行,潜移默化。最后,吴教授提出两个建议,第一希望能够做真正的既微又精的发展性评价。对教师而言,评价量表是诊断引导,辅助实际教学的作用。可以用孙老师提出的广大而又精微的理念去充分利用评价量表,比如每一个评价点可以在纵向做更精微的切分,有多层次的切分,比如目标怎么去抓取?这个量表能否给我们的一线老师真正的一种指引和帮助?教学重点怎么抓住?教学方法如何整合?单元的整合和单篇的设计怎样去做?我们的量表如何真正发挥指引和辅助作用?还有任务群对接,跟教学单元目标对接,跟每一篇去对接的精准,希望可以做到更多。正如孙老师所说,先做厚再做精。第二个建议是真正的做一个为教师发展,也为学生发展的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肯定要涉及到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方法,还有评价的方式和评价的标准,比如评价方法,可以有更多元更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希望能够做好评价表,既是对教师的指导,也是适用于我们的学生,培养我们学生的一种自我评价素养和互相评价的素养,真正能够起到推动教师也推动学生发展的作用。吴老师的点评可谓切中肯綮,再次为课题研究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图7:吴晓军教授对孙丽红老师的课堂教学评价量表提出具体建议

最后一天的会议,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钟守权主任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并对下阶段工作进行统筹安排。本次活动影响很大,全网有85万点击量。钟副主任指出课题研究要要依据文件,加强理论研究,有问题导向,有成果意识,关注成效。倾力打造有理论、实践、教师发展、学生成长、区域学科教育教学贡献显示度的成果。他还提出了做好中期报告、设计研究进度标线、服务教学实践、打造特色特色品牌等7点具体后续建议,钟副主任的发言提气、给力、长精神,为“铸魂工程”向纵深推进起到了很好的高端引领作用。

图8:钟守权副主任对三科“铸魂工程”研讨交流活动进行总结

在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的周密部署下,课题组主持人孙丽红老师积极组织课题组全体成员全程在线参加了这次大型专项课题研讨交流活动,并在线上即时交流学习体会,实现线下线上联动,在碰撞中汲取了新的智慧,借他山之石,攻坚克难,开创铸魂新局面。

三天的内容安排得很紧凑充实:三科课题组代表分享各自研究经验,课例展示深度融合铸魂精神,专家点评精辟、犀利又精准,让老师们脑洞大开,酣畅淋漓而又余味无穷。特别是专家们的点评,为我们课题研究疏经通脉。专家们的肯定和建议,也鼓舞着我们继续做真正的课题。相信课题组在接下来的研究中一定能做到:博取他长先厚积,深钻专业后薄发。

图9:孙丽红老师在会场认真聆听与会同行报告及专家意见

作为铸魂人,教师必须要站得高,望得远,始终把铸魂放在思想引领的第一位;必须发挥工匠精神,往精微处做出深度;必须落到实处,把课题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课题研究的方向,用课题促进师生成长。课题组的老师们参加本次活动后,再次经历了精神的成长与洗礼,对铸魂精神的理解更深了,对课题研究的方向更明确了,潜心研究的愿望更强烈了,相信未来的课题研究之路将在“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引领下越走广大,越走越精深。会后课题组成员纷纷主动撰写了学习心得,澳门濠江中学陈奇川老师写到:“听了孙丽红老师的课题研究汇报《致广大而尽精微》,我深深体会到教学亦如‘德性’‘问学’,既要达到宽广博大之境,又要深入精深微妙之处。具体来说,语文教学既要有大格局——在新时代语文课堂教学中落实‘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任务,立人立己,又要有小境界,从精品课的打造到课堂教学评价量表的制作,我们都应形成教育自觉,在摸索中体验‘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最后促进自我专业发展。何乐而不为呢?”广州97中学吴文芬老师写到:“听完孙老师的课题汇报,再看现场的课例,明白了本次活动三科协同共研铸魂的目的,虽然学科不同,但殊途同归。特别是一些课例比如《中流砥柱》思政课,真正做到了三科融合,既有学科特色,又有理论高度,还融合浓厚的语文味和历史味,在学科融合当中指向铸魂的目标,在教学内容和策略上又暗合了孙老师提出的‘致广大而尽精微’的理念,可谓铸魂工程在教学实践上的优秀示范,值得一线教师学习。当然,要想上出这样的课,必须如孙老师所说的,教师自身知识储备要过硬,觉悟要高,理解要准且深,要在实践中以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为目标,逐渐形成教育自觉。同时,作为语文教师,在强调铸魂精神的前提下,也要避免语文味的缺失,始终把文本解读放在第一位,把准确深入理解文本作为培根铸魂的落脚点和始终不移的主阵地,这样才能闯出一条属于语文教师的铸魂路。”

图10 :课题组成员在线学习

短短三天的研讨会结束了,课题组老师一致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高水平学术研讨会,高端引领论学术,精准推进话铸魂。潜心铸魂致广大,躬耕科研尽精微。“铸魂工程”大家庭的同仁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在一起,在广东省教学研究院的引领下,交流学术,携手推进南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头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