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谢师有“礼”
来源:中国教育晚报 作者:王艳 发布时间:2022-06-28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历来“尊师重道”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继承和弘扬我国古代“师道”精神,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养,对于积极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当代青年学生尊师重道、孝亲师长,增进青年学生文化自信,激励青年躬身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日前,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在2022届毕业典礼上,就通过特别的方式让我们开启了“时空穿越”之旅,让毕业生同学感受到古人尊师之重,感受了古人谢师之礼。
古为今用,生生不息
仲夏草木盛,桃李分外香。智能制造学院的老师和三百余名毕业生正全神贯注地观看着古之师道讲解:“师道”强调学生要尊敬教师,教师要爱护学生。孔子对学生的爱护是无微不至的;荀子也强调“上之于下如保赤子”、“下之于上欢如父母。”据《宋元学案》记载:“胡缓视诸生如其子弟,诸生亦信爱如父兄。”可见古人对于老师很是尊敬,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学生常常以行三揖礼,表达对老师真诚感谢和真挚祝福。
如今“谢师”一般通过拜先师、三拜尊师、敬谢师茶、行谢师宴等形式,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表达了对老师的感恩和美好祝愿。
“请全体肃立!双手叠放”在现场主持人的指引下,毕业生们三揖拜谢恩师:一拜师道尊严,立人立德;二拜传道授业,教化解惑;三拜感念师恩,天地为鉴。浓郁的古典氛围中充满着温馨的传统师生情谊,展示了尊师重道、礼仪之邦的风范。“虽然是古人的谢师礼节,却蕴含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能让我们切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让我们对于老师的崇敬之意瞬间涌上心头,仿佛觉得自己也成长了许多。”参加完谢师活动的孙昭彤同学这样讲到。
古今结合,与时俱进
自2019年以来,智能制造学院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并努力探索一条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职教育人体系”相融合的路径。此后,学院以中华传统节日和职业教育重要节点为载体,以学生文明养成为抓手,以“德能并举,知行合一”为育人原则,以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为目标,努力构建新时代职教育人体系。开展了以“日常文明”、“开学拜师”、“毕业谢师”为主线的“礼”文化教育,引导学生有意识提升人文素养,回归教育本质;开展了以“思源清明”、“家国端午”、“和谐中秋”、“敬老重阳”为核心的中华传统节日教育,引导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奋进的力量。
快餐经济、网络经济等时代新特征的涌现,青年学生易将碎片化的知识进行绝对化,易将真实的情感投入虚拟的网络空间内,反智主义横行,致使学生出现了“空心病”。智能制造学院着力打造的“第二课堂”教育,结合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为先贤传统文化赋予时代新内涵,引领校园文化新风尚,更好做好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
将古论今,源头活水
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途不可以应无方,刻船不可以索遗剑。只有勇于自我革新,才能跟上时代前进、青年发展、实践创新的步伐。结合当前高职学情、院情,智能制造学院学工团队在继承原有学生工作基础之上,开新路、辟新局,紧密围绕学校“1363”工作要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人才培养为切入点,探索思政教育的新思路。
未来,智能制造学院将进一步打造“一院一品”的育人项目,建设一批“思政精品”活动,不断提升思政工作的深度、广度和效能。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立足点,通过互动式的教育过程,让学生沉浸式参与,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提升个人的人文素养,打造“书香学院”,助力理工科高职学生插上人文的“翅膀”。(胡兵、相华文)